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烟台牟平区高陵镇立足自身特色,以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以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为核心驱动力,以乡村文化振兴凝聚精神力量,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颜值,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乡村振兴“红色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高陵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夯实发展根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大力推进农村过硬支部建设。修订完善了《高陵镇村干部行为规范准则》,加强对村党组织的监督管理,确保村级班子高效运转,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乡村振兴为抓手,健全治理体系、建强村级队伍、壮大集体经济。高陵镇创新开展乡村振兴服务专员选派机制,按照“一村一人”标准,精选34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机关干部驻村办公,围绕建强村级班子、健全管理制度、抓实“三盘活”举措等方面开展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聚焦产业项目
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高陵镇深挖本土资源潜力,将特色农产品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全力培育农业产业项目,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在大樱桃产业领域,耀桦农业科技公司建立山东省果品产业技术体系省内首家樱桃良种科技示范基地,全镇大樱桃育苗面积达3000亩,年出圃优质苗木2400万株,朝着“大樱桃育苗第一镇”的目标坚实迈进。红薯产业同样成绩斐然。高陵镇与鲁东大学农林工程研究院等专业团队合作,带动全镇红薯育苗8000万棵。“钢盛”等红薯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式红薯苗特色产业,为省内外供应优质脱毒种苗,打通红薯从育苗、种植到储藏、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深耕文化沃土
厚植乡村振兴“精神内核”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文化传承与活动开展方面,高陵镇立足传统节日,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生。磨山村“迎新春,包饺子”活动,以美食为纽带,增进邻里情谊;玉河庄村“戏曲迎元宵”,让吕剧、京剧等经典剧目唱响乡村;后喦村在端午为老人包粽子,弘扬敬老美德。人才培育与产业融合上,挖掘乡村文艺人才,通过“文艺骨干大培训”壮大本土文化队伍。同时,将文化与生产生活结合,组织手工艺制作、农产品包装设计培训。槐树庄村红薯干包装工艺的提升,既传承乡土技艺,又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注重民生文化关怀,新打造下雨村“百穗餐厅”,解决了困难老人就餐难题,营造温暖乡村氛围。
整治人居环境
擦亮乡村振兴“生态底色”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高陵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确保农村环境干净整洁。
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党建引领到文化铸魂,牟平区高陵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坚定,通过多维发力、协同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高陵镇将继续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乡村更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让农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孙佳丽)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