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里的“精密维修”!淄博这家医院为患者开启暖心治愈之旅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9:17

清晨的阳光给诊室镀上暖光,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鲁中院区骨外科关节门诊刚开诊,一位女士就在家人搀扶下前来就诊。

这位女士走路很吃力,额头渗着细汗,“大夫,我这腿疼得夜夜难眠……”主治医师边存超连忙起身扶着她坐下,先细致询问疼痛规律,手指在髋关节周围轻按排查,像检修精密仪器。

结合CT影像,他很快确诊:“您这是髋关节盂唇磨‘坏了’,就像轴承密封圈老化开裂,得修修。”

看孙女士眼神紧张,边存超搬来椅子坐在她身边,拿起关节模型比划:“您看这盂唇像密封圈,咱们用髋关节镜微创手术,打两个铅笔粗的小孔,把‘微型摄像头’和工具伸进去,像修手表似的精准操作。”

边存超补充道:“术后当天就能翻身,第二天就能床边活动,恢复比传统手术快一半多。咱们骨外一科在髋关节镜手术这块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我们会全力做好的,您放宽心。”

据了解,该院骨外一科近年来做过多例同类手术,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从术后恢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患者的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能够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预后效果稳定。经过病例的积累和技术打磨,团队从术前检查评估、手术方案制定到术中操作、术后康复指导,都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流程。

最终,孙女士选择相信骨外一科团队,接受手术。手术时,骨外一科医疗团队像调试精密仪器般校准器械,显示屏上清晰呈现关节内部细节,镜下器械轻巧剥离粘连、缝合盂唇,全程顺利精准。

术后第二天,康复师就推着器械到床边:“您试试‘踩天平’,像给新机器上润滑油。”他跪在地上调整训练带。护士长朱海莹带着护士定时照料,还特意加长呼叫铃线:“想翻身就按铃,别不好意思。”

一周后,孙女士迎来了出院的日子。拄着拐杖试着抬左腿,关节转动的顺滑感让她眼眶发热。她攥住边存超的手说:“谢谢大夫,你们不光修好我这‘老骨头’,还天天监督我吃饭锻炼,比家人还周到!”

走廊里,骨外一科医护团队望着孙女士出院轻快的背影,内心充溢着满足感。在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鲁中院区骨外一科,不既有“毫米级”精准技术,更有比肩家人的暖心服务,让病痛转化为新生的希望。(付晓杰 勾翠华)

责任编辑:李艳晨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