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东港区:夏夜书院光影间 文明新风润心田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6:03

为适应新时代居民多元多样文化教育需求,日照市东港区聚焦环境秩序美、人文书香美、乡愁情感美、生活品质美、家国情怀美“五美”城乡文化书院建设,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城市书房等公共场所和文化资源,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聚焦“功能达标”到“教育实效”,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夏夜的星河在天幕上静静流淌,蝉鸣织就仲夏的交响。当最后一缕绚烂的夕阳彻底隐入远山,点点灯火便如约次第亮起,高大的树冠下,一方洁白的幕布在晚风中缓缓垂落。老人们摇着蒲扇,带着小马扎陆续入座,彼此打着招呼,闲话着家常;孩童们托着腮帮,兴奋地挤坐在前排台阶上,眼睛亮晶晶地期待着;年轻的父母们抱着半睡半醒的幼儿,安静地站在后排或稍远处。这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露天观影图景,瞬间唤醒了深植于许多人记忆深处的温暖与共鸣。

如今,这份夏夜独有的温情,正在东港区各个文化社区(文化书院)延续与升华。一场场露天电影放映活动,如同清泉注入心田,精选的影片为社区居民带来沁人心脾的文化消暑体验,更谱写着润泽心灵、涵养乡风的文化新篇。

暮色四合,石臼街道林海社区的文化广场上,晚风轻拂。一方幕布、一台放映机,便轻松搭建起一个属于夜晚的露天影院。光束穿透薄暮,银幕泛起柔光,《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小常识》《养生有道之夏季养生》《乡村文明之敬老爱幼》等一批聚焦倡树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弘扬孝老爱亲新风尚的原创小戏小剧次第呈现。这些短剧根植乡土,情节生动,或诙谐幽默地演绎着邻里互助,或温情脉脉地讲述着孝心故事,或科学实用地普及着养生知识。通过广场大屏幕的生动展演,新时代所倡导的文明理念——尊老爱幼、科学养生、邻里和睦、移风易俗——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被巧妙地编织进家长里短、柴米油盐的鲜活情节脉络里,变得可亲、可感、可学。广场上,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或低声交流;年轻人也被接地气的故事吸引,有的还拿出手机记录下实用的健康知识;孩子们则在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着传统美德的力量。

星辉点点,晚风习习。在涛雒镇小草坡村,随着戏曲《大喜盈门2》的开演,精彩的剧情和演员们精湛的表演瞬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群众们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时而为剧中的喜事欢笑,时而又为剧中人物因天价彩礼、繁文缛节而遭遇的波折与无奈深深叹息,眉头紧锁。电影落幕,大家意犹未尽,三五成群地聚拢在广场上,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旁边抱着孙子的王运舵也深有感触:“这戏演到心坎里了。嫁女儿是图个幸福,不是卖女儿。两家和和气气,量力而行,把省下的钱给小家庭当启动资金,多实在!这才是为儿女长远着想。”这一刻,戏曲《大喜盈门2》已不仅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化身为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一堂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的生动公开课。

流动的光影,仿佛拥有奇妙的魔力。它让每位参与者重拾露天电影的纯粹乐趣,更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从“旁观者”到“新风传播者”的悄然蜕变。当村民们不仅是被动的观众,更成为新风尚的讨论者、认同者乃至自发传播者时,那些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祖传规矩”正逐步消解并发生嬗变。文明的新风如夜露般悄然滋养着人们的心田。

陈疃镇卞家庄村

三庄镇讲合沟村

日照街道沙墩社区

后村镇竹田社区

这场夏夜的文化盛宴,用跳动的光影编织起浓浓的邻里温情,更让崇德向善的好家风、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轻柔和煦地吹进了千家万户。村民们借着银幕的微光,边欣赏影片边唠着家长里短,心与心的距离在光影交织的夜晚拉得更近,那份质朴醇厚的乡情,也在这共同的文化体验中愈发融洽、紧密地凝聚起来。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