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战40天,储备50口”井位储备攻坚战中,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以累计储备井位208口,储备率突破200%的成绩,为全年原油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为加快井位实施节奏,夯实增储建产基础,临盘采油厂于3月20日至4月30日启动“奋战40天,储备50口”的井位储备攻坚活动。
该厂构建“三全”管理体系,由地质研究所成立专项攻坚组,实施“目标分解到人、进度细化到天、质量把控到层”的全流程管理;技术人员运用三维地震解释、智能水淹图分析等新技术,完成21个断块、400余层位的精细刻画;建立“地质—工艺—地面”三维联动机制,实现井位论证与投产准备无缝衔接。
接到井位目标后,技术人员聚焦剩余油潜力认识、油藏开发方式、油藏治理思路,逐块逐层梳理井网;围绕不同油藏开发需求,通过重新评价油藏、重构层系井网、重调油藏流场、重选技术路径等举措,扎实推进油藏分级分类治理。
地质研究所开发主任师肖勇说,根据临盘特定的地质条件,技术人员针对性开展工作,差异化论证井位。电脑上,地震剖面随着断层、解释层一道一道精细刻画,构造形态慢慢呈现;对比台前,组合图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地层对比图、小层平面图越来越精准;智慧大屏前,井组开发曲线换了又换、水淹图改了又改,剩余油富集区域逐渐明晰。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技术团队形成“四维靶向”技术体系,即断块精准“开窗”体系,针对肖庄等低丰度的小断块,利用套内开窗技术控制原井波及不到的区域,成功捕获“墙角剩余油”,单井预计增产10%;套管智能“换装”体系,针对盘二块等高丰度的出砂复杂断块油藏,利用拔套侧钻技术,将原井眼139.7毫米的小套管换成177.8毫米大套管;层系动态“重组”体系,针对临九临十三等纵向多层,层间差异的高丰度油藏,创新实施“主次动层立体开发”,有效降低层间矛盾影响,提升低动用层采出程度;水锥半径“智控”体系,针对盘40馆三7等厚层强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通过建模精准测算盘40馆油藏水锥半径,首次在6米薄层构造腰部布井成功。
通过攻坚活动,临盘采油厂先后向油田油气勘探管理中心汇报井位7次,获批通过各类新井井位64口,超目标14口;已投产新井27口,产油8312吨,超计划3115吨。
下一步,地质研究所将持续完善超前储备、动态优化、效益优先的井位管理机制,力争全年新井贡献率再提升20%。(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孙志惠 白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