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记忆|济南战役老战士口述史--滕元兴

济南战役纪念馆 05-23

编者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红色文化宣教工作的政治意蕴,饱含了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殷切期望,要求我们把红色文化宣教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具体。

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极其重要的首个战役,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尤其是解放战争史上作用巨大,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革命精神与战斗意志的重要历史标志之一。不忘历史,不忘初心,不忘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舍身为国,开创和建设新中国的功绩,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的许多亲历者已经离我们而去,还在世的老战士年事已高,他们作为传承革命记忆不可或缺的珍贵载体,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历史的一部分。我们以抢救历史的态度,寻访济南战役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围绕济南战役期间重大事件,广泛征集口述史资料,系统再现济南战役的硝烟岁月,致力于将这笔文化财富“承”下来,“传”出去,致力于将历史的碎片化记忆凝聚成镜,照亮未来。

口述人:

滕元兴,1930年生,山东掖县人。1946年6月入伍。1947年参加孟良崮战役荣立三等功1次,1948年解放济南获“登城英雄”称号,抗美援朝空战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离休前,任空一军纪律检查委员会副军职顾问。 

济南战役中第三个登上济南城头,立下赫赫战功,深藏功名70余载;新中国成立前夕转隶空军,参加抗美援朝再立新功,献身祖国空军事业30多年;离职休养后发挥余热,热心公益事业,传承红色基因,影响一代代年轻人。他就是活着的“烈士”、济南战役登城英雄滕元兴。

滕元兴写下的决心书

“连长、指导员:我要求完成最艰苦的任务,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叫,打下济南,为山东人民报仇,争取立功。战士滕元兴,一九四八年九月一日。”这是1948年济南战役前夕,一名叫滕元兴的战士写下的决心书。长12.5厘米,宽11.5厘米,泛黄的纸片上,字迹工整,方方正正,如今陈列在济南市博物馆里,为国家一级文物。

写下这张决心书时,滕元兴刚满18岁,在攻克济南内城的战斗中他第三个登上城头,消灭了多个敌人,巩固住了突破口,为解放济南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此后的许多年里,人们看到这个决心书时只有惋惜,滕元兴既不在当时的烈士名单里,也没有见到遗体,仿佛失踪了一般。滕元兴当时的指导员彭超回忆说:“战后一直找不到滕元兴,推测可能是牺牲了。”1986年,滕元兴被增补进烈士名单,但牺牲时间、安葬地点等都是空白。

“两地”同心寻英雄

一个偶然的机会,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看到这样一则报道:“(2020年)7月1日,在沈阳第十四离休所会议室内誓言铮铮、掌声雷动……曾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滕元兴等老干部,结合亲身经历,深情讲述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和奋斗历程。”滕元兴?难道这位首长就是当年的登城英雄?

无独有偶,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工作人员在整理老干部红色资源档案时,发现老干部滕元兴的材料中有一处显示其在华野工作过,初步查询,发现济南战役中有一名登城英雄也叫滕元兴!

在建军95周年之际,济南警备区工作人员从济南远赴沈阳寻访滕老,探寻他背后的故事。虽然已是92岁高龄,但是谈及当年攻打济南城的激烈战斗场面,老人记忆犹新、热血沸腾。当历史的影像一页页翻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名了不起的人民功臣,一名在济南战役中负伤的战斗英雄,一名为祖国空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飞行员,一名曾经被误认为已经牺牲的“活烈士”!

少小参军为革命,冒死登城勇杀敌

1930年6月,滕元兴出生在山东掖县(今莱州市)大原镇西大原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6岁时,滕元兴高小毕业后报名参军。参军后滕元兴随部队转战山东各地。1948年秋,得知攻打济南的消息,滕元兴激动万分。9月1日,时任9纵25师74团3营机枪连正排职文化干事的滕元兴在动员会后写下了这封56字的决心书,“……打下济南,为山东人民报仇,争取立功。”

1948年9月16日24时整,济南战役打响。攻城东兵团第9纵队在司令员聂凤智指挥下变“助攻”为“主攻”,一举攻克济南外围的茂岭山和砚池山。作为主攻团的74团付出了巨大牺牲。22日,滕元兴等3个排的战士在营长杨年轮带领下,随75团参加了攻击济南外城的战斗,经过一昼夜激战,攻克了外城,兵锋直抵济南内城。

为迅速彻底全歼济南守敌,攻城总指挥许世友要求各攻城部队当晚直取内城。23日早,在集中攻打济南内城的时候,国民党守军聚集优势兵力疯狂反击,我军接连发起三次攻击,都因敌方火力过猛没有攻克。9纵及时整饬部队、调整人员,滕元兴调到了73团3营机枪连。

当天下午6时,攻击内城的战斗打响了。为了增强攻击力量,司令部号召各部队的党员、连排长组建90多人的“敢死队”加强3营7连。连长肖锡谦要求:“这次登城只准胜利,不许失败,只要活着就不能回来!”“我求胜心切,我怕选不上我,我就写了个条,我要求参加敢死队。”滕元兴以党员身份带头报名参加了“敢死队”,将20天前写好的决心书交给了指导员彭超。

24日凌晨1时30分,“敢死队”成员每人携带1支冲锋枪和10多枚手榴弹冲向云梯。当滕元兴爬到第5节时,梯子被敌人的子弹打断了横杆,他和战友都摔了下来。“地下尸体那么厚,我一点恐惧心都没有,反而增加了我的仇恨,我觉得他们为中国人民翻身牺牲了生命,值!”滕元兴毅然从负伤、牺牲战友的身上爬起来,流着泪、憋着劲再次竖起梯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为战友们报仇!”

班长李永江抢先登上梯子顶端,但仍够不着城头,危急时刻,滕元兴从底下顶了上来,让李永江踩着自己的肩膀登上了城头,紧接着又把于洪铎顶了上去,随即自己也登上城头,成为第3个登上城头的“敢死队”成员。他们在突破口坚持战斗3个多小时,抓获俘虏十余名,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巩固了城头阵地,为后续部队争取了宝贵时间。

伤愈南下寻部队,转隶空军立新功

内城城墙被突破后,滕元兴等攻入内城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敌人发现我对他们威胁大,就对着我来了。”滕元兴被敌人投掷的手雷炸成重伤,两条腿被弹片击伤5处,两只耳朵被震聋,眼前一黑倒了下去,“爆炸后什么都不知道了。”3天后,滕元兴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老百姓家里。原来,在清理战场时,人们发现滕元兴还有微弱的心跳,便把他转移了。

济南战役胜利的当天,率先突破内城的9纵73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一团”的光荣称号。7连被纵队授予“济南英雄连”的光荣称号,李永江、于洪铎等被纵队授予“济南英雄”,然而在决心书上写下铮铮誓言的滕元兴却没有和战友们分享这荣誉时刻。

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调养,滕元兴的身体恢复很好。听说部队快要过江了,基本痊愈的滕元兴步行2个多月终于在蚌埠追上部队。但他找到的是老部队74团。“他们问,你不是牺牲了吗?我说没有,战斗还没有打完。”找到老部队,把滕元兴高兴得掉眼泪。当时,74团原团长王景昆已调离,身边战友多是新兵,归队后他也没有主动汇报自己的事迹,因此在后来的立功受奖名单上没有留下滕元兴的名字。

滕元兴的儿媳妇孙红卫说:“结婚到家已经30多年了,从来没有听过他讲这段经历,感觉他非常伟大,在我们子女当中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我儿子也说,爷爷这么大的英雄,我们都不知道。”

当问及为什么不向组织说明当年的登城情况时,滕元兴坚定地表示:“带进骨灰盒我也不会说,包括我家属。我不愿让子女躺在我的功劳簿上,不愿让他们因为我享受什么样的待遇。”

1949年6月,滕元兴被推荐参加飞行员选拔,最终成为新中国空军的第一批飞行员。1950年10月,他参加抗美援朝空战,曾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后来,滕元兴一直在空军部队工作,任飞行大队长时,因避免飞行事故,还荣立了三等功。

滕元兴说:“当时,空军组建时间不长,部队建设、飞行事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作为我军第一批飞行员,感到有责任、有义务把飞行工作做好,不辜负党的信任与培养。”

(本文摘自纪念济南解放75周年济南战役老战士口述历史《永远的记忆》一书)

责任编辑:赵清华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