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观察|“数智”山东如何惊艳鹏城?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5-23 112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宇宁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本届文博会上,山东展区以“数智文博,化成天下”为主题,突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活化、泛在化,全面展示数字影视、数字生活、数字出版、数字文旅、数字文博、山东手造等文化科技融合创新成果,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山东“文化+科技”领域的强劲实力。

走进山东展区,由青岛东方影都打造的XR虚拟影棚成为了本届文博会的热门打卡地,许多观众走进“片场”留下自己的“电影镜头”。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展会现场利用高精度数字摇臂和前沿的XR虚拟拍摄技术,让观众无需转场,就能置身于“太空基地”之中,体验到专业影棚级的高效拍摄流程。

当日下午,山东籍演员黄渤也来到现场,在XR虚拟影棚前感受了一把山东电影工业新技术,连连称赞。由萌水獭(青岛)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仿生大熊猫则成为会场“顶流”,收获大量围观。

歌尔创客则在展会现场打造了青州博物馆内同款的《海岱华章》MR文化体验项目及《VR香山汉墓》。观众戴上头戴设备,即可走进青州博物馆,感受青州的文物与文化。有游客体验后表示,很想去青州博物馆现场走一走,看一看。

此外,展区内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带来的“定陶王陵沉浸式考古时空传送门”,用数字技术将考古现场搬进了展台,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体验。现场负责人郭俊介绍,这个项目陆续用了四年时间完成,本次是以“完全体”的形态向公众展示。

来自广州的董女士从事会展行业,对这个充满科技感的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这个项目里我感受到了行业新技术的冲击力,给了我很大启发。”

不仅如此,董女士表示,整个展区充满山东文化特色,感受到了山东浓厚的文化底蕴。“山东的文创也很好看,逛完之后想带一些回去。”

实际上,本届文博会山东带来的文创也充满“科技味儿”。烟台海岛来信文创产品经理宋丽君向记者展示了一款AR冰箱贴:“只需用小程序扫描,即可以动画和视频的形式,和烟台17路双层巴士一起沿着烟台的海岸线打卡烟台的主要地标。”济南鲁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则带来以济南市博物馆的10件文物为元素打造的AR旋转冰箱贴,可以通过AR的形式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的山东,还运用科技手段对珍贵文物进行修复、保护和展示。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台多功能修复台,可以实现控温、控湿、控光等功能。山东省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师杨林玫从事古籍修复超过20年,现场对古籍进行修复展示:“这个台子是第四代产品了,功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目前计划将这个新设备引入馆内使用。”

而山东博物馆则将馆藏明代服饰进行数字活化,设置互动大屏进行全面的展示,让观众感受锦绣中华之壮美、衣冠上国之礼仪。

记者采访发现,来自山东的科技不仅可以“走高端”,也可“飞入寻常百姓家”。遨博(山东)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去年带来了一款可以给咖啡拉花的机械臂,今年则上新了“SPA机器人”。销售经理刘洪介绍,这款理疗机器人采用遨博5公斤的协作机械臂,结合末端的理疗仪器,可带来全自动、高定制化的按摩体验。

走遍山东展区的观众无不对高科技的山东印象深刻。深圳的郭女士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一直知道山东文化底蕴深厚,没想到山东还有如此多的‘高大上’产品,让我大开眼界。”作为全国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将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纳入"十强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加“数”跑。

近年来,从数字技术激活传统基因,到硬核科技重塑产业形态,再到融合创新开辟发展新局,山东这条文化与科技的双向奔赴之路已收获累累。山东展区集合山东“文化+科技”发展之大成,在深圳文博会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山东答卷。

责任编辑:张宇宁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