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财经丨光伏周期遇冷,青岛高测股份转战机器人赛道寻出路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5-22 175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

难逃光伏行业周期魔咒,被称为“光伏卖铲人”的青岛上市企业——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高测股份”)也遭遇业绩“滑铁卢”。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高测股份均陷入亏损。面对行业寒冬,公司创始人张顼在日前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开表示,将业务拓展至丝杠磨削设备领域,为企业开辟新赛道。

作为光伏切割设备龙头企业之一,高测股份曾受益于光伏行业高速增长,2023年净利润一度达14.61亿元。然而,自2023年四季度起,光伏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硅片环节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暴跌,高测股份业绩也是急转直下。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吞噬前三季度盈利,全年由盈转亏,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骤降至-12.61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中1-2年账龄金额激增13倍至8.86亿元,坏账计提准备达2.61亿元。

行业困境并非首次。2018年“531光伏新政”曾让高测股份短暂亏损,但借助光伏切割设备类产品以及金刚线耗材产品订单、产能的不断释放,公司很快走出了低谷。当然,这也与彼时产业周期下,行业需求快速反弹密切相关。而此轮周期调整更为严峻,叠加市场需求疲软,公司市值已从2022年峰值230多亿元缩水至不足60亿元。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在2024年年报中,高测股份已经开始提到公司新的布局方向:“密切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精密磨削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公司磨削研发能力场景迁移,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磨削方面的设备研发。”

跨“界”转型,高测股份早已不是第一次。公司2006年以轮胎检测设备起家,2016年切入光伏切割赛道,十年间完成从轮胎检测到光伏龙头的跨越。如今,公司创始人张顼计划复刻这一路径,在日前的业绩说明会上向投资者表示,“公司前期对丝杠磨床做了技术调研和市场调研,结合公司已有的精密磨削设备研发能力,公司目前尚在研发的丝杠磨床产品拟对标海外先进设备精度及其他技术参数,希望助力行业加速国产替代。”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丝杠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传动部件,其磨床设备国产化需求迫切,预计未来五年市场规模可达500亿元。然而,高测股份的转型也面临技术与时间的双重挑战。光伏切割设备的研发曾耗时五年,而机器人赛道竞争已悄然升温,能否在“淘金潮”前抢占先机仍是未知数。

眼下,高测股份的困境折射出光伏设备商的普遍压力。为缓解应收账款压力,公司近期以1亿元债权对润阳股份“债转股”,此前捷佳伟创、奥特维等同行亦采取类似举措。但被动“化债”仅是权宜之计,寻求新赛道成为行业共识。从轮胎检测到光伏切割,再到机器人磨削,张顼找到的新赛道,能否带领高测股份穿越周期?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管慧晓

尚青龙

坚守记者本份,做有态度的新闻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